你留意了吗?北京街头男孩女孩酷似韩国人的打扮——闪亮的黑色面料,极瘦的削肩过膝短风衣,非黑色的头发,对了,有的男孩子还洒了浓浓的香水。就连电视上“超级模仿秀”栏目中模仿韩国歌手的人也多了起来。我有时不免琢磨,这些选手怎样才能把复杂的朝语融汇贯通,起码连成一首歌?
不得不承认,韩国在目前已成为时尚的标签。她的音乐、服饰、化妆造型甚至语言都是年轻势力的追逐热点。种种迹象表明,韩国文化在中国“登陆”成功了。这其中也许还真有值得探究的原因。
首先,文化传播者强化韩语歌曲中活跃、时尚、动感的部分,并以此为主体,给受众留下刺激、快乐的印象。统一的风格,如同一系列广告,明确了韩国流行音乐的定位。被工作所累的中国年轻一代,渴望自由,人为地制造快乐,韩国音乐是对其心理需求的最好迎合。它的节奏感和热烈气氛冲淡了人们对生活的冷漠淡然的态度,是一份“快乐午餐”。
其次,韩国服饰善于运用夸张的剪裁来表现个性。纤瘦的紧身上衣勾画了骨感的力量,水桶裤装衬托出穿着者洒脱不羁的风格。在北京的“韩国城”里你会发现那么多有个性的鞋和衣服,你会一下爱上很多。
第三,很难说眼下的“韩流”有深厚的文化根基,她的流行,似乎更多依赖人们的浮躁心态,她给压抑寂寞的心灵带来快感。有时简单浅显的东西更容易使人快乐,让人满足。如同快餐,饥饿时让你很快吃饱,至于营养,又是另外一码事了。
用快乐的方式生活,凭自己的感觉穿衣,这是掩藏在韩国文化特征之中的潜台词,也是韩国文化对我们最有益的启示吧。